很多关注旅游攻略的朋友很希望了解同安美丽乡村:军营村、白交祠村(福建同安一中理科“第一名”一度想辍学还债),今天青旅游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同安美丽乡村:军营村、白交祠村
同安军营村
厦门同安的特殊景点
假如去不了诗的远方
那就去诗的近处看看
一样是鸟语花香
一样也可以观看朝阳落日
军营村
(
福建省厦门市
同安区莲花镇下辖村)
莲花镇军营村位于厦门第二高峰状元尖脚下,海拔千米以上,素有“高山村”之称。因此所产茶叶素有“莲花高山茶”之称。
它地处厦门、漳州、泉州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环境优美,如诗如画,这里植被丰富,生态保护很好,如桃源之境。
2017年11月,军营村获评 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
从厦门岛内到军营村,走的是一圈一圈盘旋的山路,从车窗里向外看,有种“扶摇直上九重天”之感。走进军营村,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城市的行色匆匆,因为我们已经被这里的静谧所感染。站在状元尖的山脚下我们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周围群山碧水环绕,犹如桃源之境,陶冶着我们的心灵。
军营村这里石头千姿百态,惹人眼球,据村民们介绍,都有很别致的名称:如猪探头、牛吃草、波浪石等等,而且我们还在一处造型奇特的石头上看到古人留下的墨迹,也有人说这是仙人留下的仙迹,只可惜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除了山奇,山里的水没有任何的漂浮物,清澈见底,甘甜可口。站在山上俯瞰,非常惬意。
漫步军营村,四周总是飘荡着浓浓茶香,醉人心扉。军营村有茶园约6500亩,是厦门市重要的出口茶叶种植基地,远销海内外。
军营村、白交祠村“
五位一体
”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区各级合力推进两村“五位一体”试点村建设,以农业发展、旅游发展和就地增收工作为抓手,大力推动两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军营村的文化广场比较宽敞,也是平时村民办喜宴的地方,广场的墙壁上还印有军营村的古文化习俗,好像让我们看到了春耕秋收的美好场景。往上一些村里还保存着完好的古居,有一些用石头堆砌而成,有一些用黄土块堆砌,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成为了记录军营历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成为了不少户外写生的最佳素材。
NO2、参观军营红小番茄(金砖特供)
军营村因其高海拔的地理要素,在气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夏季温度较平原地带要低很多,同时因昼夜的温差条件,利于糖分的积累,种出的小番茄口感极佳,非常适合做高品质的越夏小番茄的种植。
“军营红”:小番茄品种,高端高附加值茄果类蔬菜,皮薄,糖度高,比普通小番茄糖度高出7到9度;产量大,每亩产量最少能达到4吨,最多可以达到6吨。
NO3、登高看茶园风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军营村坐落在一片绿意盎然的梯田式茶园之中。每年的
五一
、十一期间,是村里的采茶季,茶香四溢,令人陶醉。
山中采茶阿婆边唱歌边采茶
NO4、西营农家乐(现摘现炒)
村中有一座农家乐,大家可以跟着阿婆一起到田里采摘新鲜的蔬菜,然后到农庄做午饭,品尝健康新鲜的农家菜,体验自己采摘的乐趣
NO5、小溪抓鱼
村中有一条小溪贯穿山上和山下,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欢快游玩,溪水很浅,吸引 大量游客到小溪去捞鱼,捞到的鱼还可以在山庄中煮,品味乡间野味。
NO6、哨所
历史应该铭记,革命的精神更应该传承,在海拔1018米的军营村高山上矗立一座哨所
这个哨所见证了同安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怀!
哨所
NO7、民宿休息
经历了一天的疲惫,可以到村中的民宿休息一晚,民宿都是比较现代化,让城里的顾客感觉住着舒服。房间宽敞干净,视野开阔,晚上还可以看村中夜景,别有一番滋味。
菊园山庄里的房间明亮干净
坐山巅观夕阳美景
享受夕阳的美好
观看村中夜晚的星空
NO8、七彩池(小九寨)
七彩池,高山上的一处难得的小山塘,水的颜色也很奇特,时而湛蓝如宝石一般,时而泛绿如晶莹剔透的翡翠。据同安区水利管理站分析,湖底的土壤中有钙、镁、铜等矿物质沉积,再加上光的折射现象,形成了“七彩池”,故有“闽南小九寨”之美称。
NO9、观看瀑布
孩子总会问,妈妈什么是瀑布,所以看看这个,就可以和孩子解释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这样气势磅礴的美景。不过观看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要远离一点!
白交祠村
白交祠,又名“白蛟祠”,被誉为“云雾
避暑山庄
”、“雾都”。村庄位于厦漳泉三市交界地方,海拔1000米左右,是厦门海拔最高的行政村,隶属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管辖,大多数村民姓“杨”。
近年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试点村,白交祠利用云雾、高山、茶园、山寨等特色资源开发了茶山竹海、月牙梯田、叠水步道、杜鹃石寨、百丈崖、杨氏民居、鲁班宫、六郎庙、徐水垵水库等多处山村特色自然风光和文化景点,成为市民养心怡情、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热门地方。
中文名称
白交祠
别 名
雾都、云雾山庄
下辖地区
门口田、格仔头、下厝、仑仔尾等
人 口
1000多人
著名景点
茶山竹海,百丈崖,杨氏民居,六郎庙,徐水垵水库
历史沿革
据杨家族谱记载,杨氏先祖原先居住在永安,至15世纪下半叶,为了躲避“粮累”搬到同安的莲花山。
刚开始,杨氏族人在罗溪村短暂逗留后迁往军营村居住。
春分时节的一天,杨氏族人在山上耕作时,瞬间云雾翻腾,雷电暴雨突至,只见百丈崖底原本平静的湖面突然水柱冲天,接着一白色蛟龙飞腾而起,扶摇而上九万里,蔚为壮观。
杨氏族人认为,杨氏祖先一直以守护疆土、保护祖国为己任(如,
杨家将
的故事至今脍炙人口)。
蛟龙在此现身,必是藏龙福地,他们得守护好它。
回去后,杨氏族人集中在
杨六郎
庙前征求六郎神的旨意并得到了授意,于是举族迁至蛟龙出没地定居并将之命名为“白蛟祠”,后简化为“白交祠”。
果不其然,白交祠这个地方土地肥沃,风景优美,云雾缭绕,杨氏族人搬来后常年得到独特气候滋养,人丁兴旺,年轻夫妇多生双胞胎,老人健康长寿者众。
农业经济
白交祠家家户户种茶,茶叶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每到采茶季节,白交祠四周 满园 绿色,茶香扑鼻。
由于当地高山特有的气候、地理、环境等特殊的自然因素,白交祠的地瓜、芥菜等农产品口感好,品质优良,供不应求。
村民散养在高山的土鸡、土鸭、黄牛、黑猪等深受游客喜爱。
旅游经济
目前,白交祠村运营微信公众号“云雾白交祠(ywszbjc)”,提供全方位的旅游资讯。
从同安车站乘坐606路公交车可直达白交祠村,自驾导航搜索“白交祠村民委员会”可直达核心景区附近(停车方便)。
白交祠民风淳朴,村庄所有景点免费参观,有雾都冬辉、云雾茶乡等多家价格实惠的农家乐,提供餐饮、住宿、优质农产品等服务。
备注:
网上文章图片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旅游
福建同安一中理科“第一名”一度想辍学还债
爱心档案1
姓名:吕清洁
毕业中学:同安一中高考
成绩:673(理科)
第一志愿:浙江大学
学费预计:5000元
世界上贫困的人有很多,贫困的人并不都是要痛苦的,只要能照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过,就是一种幸福。
吕清洁的家位于同安区新民镇凤南土楼村,从小学到初中,他都是学校里的第一名,亲戚邻居都看好他是一个有前途的好苗子。
高一那年的暑假,他经历了人生中最突如其来的变故,母亲心脏病发,离开了人世,一句遗言也没留下。虽然也曾彷徨,也曾想要放弃,但最终,他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今年高考,他用自己的努力再次赢得了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第一名:同安一中理科原始分第一名。
母亲走了连遗言也没留下
清洁的母亲是在2007年夏天去世的,当时,清洁读高一,正在放暑假。
那是一个晴天霹雳。清洁从小和母亲最亲近,父亲在外打工的时候,他都是和母亲做伴,每天和母亲分享喜怒哀乐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来没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清洁说,母亲患的是心脏病,从发病到去世只有一个星期。
“最初,她只是说觉得胸闷,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没想到这一去就回不来了。”母亲离开的那一天,中午她还和丈夫说想看看儿子,不料晚上,她就病发,当清洁来到病床前时,她已是神志不清,临死前,连一句话也没交待。
母亲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走了,当天晚上,清洁失眠了,躺在床上,脑子里母亲的音容笑貌不断地跳跃。之后的一个星期,他把自己关在家里,躺在床上,直到把眼泪哭干为止。
看着儿子寝食不安,父亲强忍着心中的痛,安慰他:“事情已经发生了,生活还得继续,你要把书读好!”
为了还债他一度想辍学
清洁家的家庭收入很简单。父母都务农,同时两人都还有打一些粗工,一年收入3000元左右。清洁没有兄弟姐妹,是农村里少有的独生子女。“家里太穷了,实在养不起。”吕父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母亲在世的时候,钱还勉强够花,母亲去世后,因为治病、丧葬花了不少钱,这个拮据的家庭马上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懂事的清洁看到家里的经济情况后,就主动对父亲说,不读书了,要去打工赚钱帮家里还债。
从小学到初中,清洁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里都是第一名,村里的领导、长辈都认定了他是一个有出息的好苗子,听到他说不读书了,村里的领导马上给他打电话,鼓励他。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清洁高二的学费凑齐了,厦门市红十字会也给他送来了救济款。
学费的问题解决了,但清洁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那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梦到妈妈”。高一放暑假之前,他在年级里的排名已经进入了头两名,但那个暑假之后,他的成绩一下子跌到了十几名。
父亲打工从不讨价还价
吕父是一个朴实的农村汉子。妻子过世之后,他就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他要赚钱供儿子读书,因为那是他和妻子共同的心愿,“家里穷不要紧,只要儿子有出息,大家就不会看不起我们。”这是吕父心中最简单的想法,也是他人生最坚定的目标。
除了在家里干农活之外,吕父经常外出给人做粗工,挖地基、挑砖头,什么苦活脏活他都肯干。除了吃得了苦之外,吕父打工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从不和别人讨价还价,有活就干,有钱就赚。
“现在活也不是那么好找,很多活都是朋友介绍的,你如果挑三拣四的,人家下次就不找你了。”吕父告诉记者,他曾经干了一整天体力活,只拿了二十块钱的报酬。
清洁从高中就开始寄宿,父亲每个星期都会给他100块钱零花。清洁吃饭很省,不会全都花完,他就攒下来,让父亲下个星期少给一些。清洁没回家的时候,吕父吃的都是“大锅饭”,米是自己种的,再加上一些邻居给的青菜。只有在周末清洁回家的时候,他才会买些肉吃。
如今,清洁已经习惯了和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每次从学校回到家中,大老远看到父亲背影的时候,就有一股幸福的滋味涌上心头。
高考作文题他选择“幸福”
和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同,吕清洁的身上有一种少有的乐观。高考作文,他的标题是“这也是一种幸福”。
“世界上贫困的人有很多,贫困的人并不都是要痛苦的,只要能照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过,就是一种幸福”。或许,吕清洁的悲伤还深埋在心底,但我们看到了,他想要把贫穷踩在脚底下,他正在憧憬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明天。
高考成绩出来后,清洁想报考浙江大学,而家人、老师更希望他报考北大,但清洁有自己的想法:“在农村里,大部分人只知道北大、清华是,可能报考浙大他们听起来没那么‘牛’,但我还是想坚持,因为那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
清洁说,他希望毕业以后能成为一名白领,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过上踏踏实实的生活。当经济条件许可的时候,他想给村里添置一些文体设施,为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出一份力。

同安乡村振兴之变:乡村美起来 生活好起来
国庆期间,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车流不断,汀溪镇顶村村迎来一批批游客,这番热闹景象让同安区汀溪镇党委副书记马铭飘心生喜悦。谁能想到,这个游客纷至沓来的美丽山村,几十年前还是一个道路不畅、信息不灵、经济落后、村民保守的偏远山村。
时间倒回1997年,当时26岁的马铭飘放弃在外的事业,回到顶村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当时顶村村是贫困村,所见皆是黄土路,不通水、不通电,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微薄。”马铭飘说。
2002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顶村村筹集资金,修建了第一条水泥路,改善乡村面貌。之后,村里开始大规模种植茭白,并成立“一村一品”合作社,不断探索种植反季节四季茭白。“依靠四季茭白产业,三年时间里,顶村村人均收入从原来不到6000元直接翻了一倍,这可把村民们高兴坏了!”马铭飘回忆道。
到了2008年,顶村村顺利引入企业,到村里投资休闲生态酒店等项目,为村庄的发展打下基础。一些村民在村两委的引导下“首吃螃蟹”,尝试经营农家乐民宿,第一年就有了可观的收入。随着越来越多村民加入,2015年,顶上乡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村民共同办民宿、建农家乐、搭建配套设施,打开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门。
“全村的所有旅游项目都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分配,每个月按合作社收入进行分红。”马铭飘高兴地说道,乡村发展了,村民得以共享发展福利。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5.3万元,不少人家都开上了小车、建起了小洋楼。
以上就是青旅游为大家带来的同安美丽乡村:军营村、白交祠村(福建同安一中理科“第一名”一度想辍学还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青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