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02:49:32 | 青旅游
现在是暑假,狼牙山是一个非常适合带孩子玩的地方。英雄壮举流传千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是爬山的好去处。那么,狼牙山一日游怎么走呢?
1、游玩指南
狼牙山位于保定市易县西部太行山东麓,距县城约45公里。这里山高坡陡,因其尖刺状而得名。在琅琊山,曾发生过5名八路军战士与日寇浴血奋战,而后献出生命跳崖的悲惨故事,这也是琅琊山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因。
琅琊山高,主峰荷花瓣海拔1100米左右。山中有很多山峰相连,有索道可以乘坐。琅琊山脚下、山中、山顶有一些景点,主要有五勇士展览馆、五勇士纪念塔、红玛瑙洞、西天门、七八沱等。可以参观五壮士纪念先烈的英雄事迹,也可以欣赏溶洞风光和壮观山色,内容丰富。
2、景点推荐
琅琊山风景区青旅游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南部。由五陀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山势险峻,笔直陡峭,像一根长短不齐的巨大尖刺,故名“狼牙山”。主峰莲花的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有数千悬崖,东南略低的斜坡。每边都有一条通往主峰的窄路,危险的地方如“王艳的鼻子”和“小鬼脸”仍然需要贴墙。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巍峨险峻,形似狼牙,溪水雾气缥缈,神秘莫测。
吴咏诗陈列馆
1993年5月,狼牙山旅游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党员和团员都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士兵、学生等。都是络绎不绝。
琅琊山五勇士纪念塔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棋盘沱玻璃栈道
潘琪坨,河北易县琅琊山主峰。琅琊山的玻璃栈道就建在山顶。这个巨大的观察平台完全由底部的一根大柱子支撑着。所有材料都由玻璃制成。从山顶往下看,是几百米的山谷,考验着游客的勇气。
红玛瑙洞
琅琊山红玛瑙洞在西天门景区附近,原名“天井”。堪称狼牙山一绝,是目前狼牙山发现的最大洞穴。奇特有趣的钟乳石让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洞穴分为五层,每层都有不同的惊喜。三楼的乳白色石柱最令人难忘,上有石帽,下有底座,呈六棱柱形,与山上的五勇士纪念塔完美呼应,犹如在魔幻空间中与时间连接。
西天门
西门是进入狼牙山的第一道门,从而进入狼牙山的险境。据说西门是神仙修道炼丹的地方,凡人不能随意进出,所以天庭会带领狮子老虎一起把守大门。看,天将巍然屹立在木槌之巅,头戴盔甲,手持大刀,鬓角笔直,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像是从云端坠下。西门外有一个平台。据说狮子和老虎在开始时争夺这个突出的位置。经过激烈的搏斗,狮子赢了,老虎输了。
琅琊山瀑布
瀑布的四面和底部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瀑布旁立着写有“琅琊山瀑布”字样的石碑。溪水潺潺,云雾缭绕,山峦起伏,仿佛置身仙境。
滁州琅琊山旅游区位于中国安徽省滁州市,是一处融合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琅琊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被誉为“江南第一名山”。
琅琊山的主峰海拔约为317米,虽然不算很高,但山上的景色却是十分迷人。山上林木葱郁,四季常绿,春天满山的桃花、樱花竞相开放,夏天则是翠绿欲滴,秋天枫叶如火,冬天则有雪景装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貌。
除了自然风光,琅琊山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琅琊台,相传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建,是为了纪念他的爱妃西施而建的观景台。站在琅琊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滁州市的美景,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此外,琅琊山上还有许多古迹和寺庙,如琅琊寺、观音洞、龙泉寺等,都是游客必游之地。琅琊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建筑古朴典雅,寺内的佛像栩栩如生,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观音洞则是一个天然石洞,洞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像,据说十分灵验。
在琅琊山旅游区,还可以体验到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琅琊山庙会,庙会上有各种传统的表演、小吃和手工艺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与。
总的来说,滁州琅琊山旅游区不仅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登山观景,还是寻访古迹,亦或是体验民俗,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留下难忘的回忆。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古木参天,有数百年的松树、古梅,更有琅琊榆、醉翁榆等特有的珍贵品种。走进琅琊山,仿佛进入人间仙境,顿觉清凉透骨,幽雅舒适,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称。
琅琊山名胜古迹甚多,有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最著名的当推“醉翁亭”了。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主张革新时政,得罪了朝中权贵,宋仁宗听信谗言,将他贬至滁州任太守。欧阳修来到滁州,结识了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两人遂成挚友。为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从此,欧阳修常跟朋友到亭中饮酒游乐,有时也在此办公,自号为“醉翁”。
他为眼前的自然美景所陶醉,遂作《醉翁亭记》,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亭”因而名闻遐迩。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个亭子,到了明代,开始兴旺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有“数百柱”,可惜年代久远,历遭破坏,直到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中壁上有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全文,笔法遒劲有力,豪气奔放。亭前有酿泉,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池1米见方,池深0.67米。酿泉水温终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泉旁是长流不息的山溪。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景致。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怡亭、意在亭、古梅台、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
琅琊寺依山傍林,建筑雄伟,月洞形山门上书“琅琊胜景”四个大字。寺内最大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大雄宝殿高14米,雕梁画栋,殿内塑有如来佛、观世音、十八罗汉,个个栩栩如生。藏经楼建在寺院的最高处,相传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曾将一部贝叶经藏于此处。寺院大部分是民国初年重修的,除了部分明代建筑外,还有唐碑、宋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寺院东有松、竹、梅三友亭和濯缨泉,泉池约两米见方,3米多深,泉壁上刻有“濯缨”二字,是明代嘉靖年间郑大同所制。“濯缨”原意为洗漆系帽子的丝带,后用以表示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之意。濯缨泉水晶莹澄澈,甘甜可口,常年喷涌不绝。
藏经楼后半山腰有雪鸿洞,洞口危石为门,危石上有两株古朴多姿的榆树。洞的正面有一个大“佛”字,另有两块石刻,—块为“丙子面壁处”,另一块有3米多高,上刻“南无释迦牟尼”,字大如斗,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写。洞内四壁及顶部皆为巨石,奇险嶙峋,深奥莫测。
雪鸿洞上面不远处便是归云洞。山洞“石峦离立,如斧削刀截。巨石横门,欹危如坠。朝雾暮云,迷离缥缈,故名‘归云’”。此间一向为游人必到之处,历代有许多骚人墨客赋诗留题赞美它。
2024-05-31 21:48:36
2024-04-22 14:46:58
2024-05-27 16:31:16
2024-05-28 01:53:36
2024-05-27 22:12:04
2024-05-21 18: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