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2024-04-29 13:02:49 | 青旅游

青旅游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冬天的尤溪导游尤溪旅游景点一日游导游

1.尤溪旅游景点一日游攻略

黄有溪古镇位于双流县黄龙溪镇。从成都开车只要一个小时,火车东站西门汽车站有直达班车。这座古镇位于彭三的交界处,是居家旅游的好地方。小镇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有著名的黄龙溪面,还有各种小吃。尤其是在夏天,它和孩子们在小溪里玩耍很酷,所以。这是一个打卡的好地方。

2.尤溪旅游景点一日游攻略大全

永泰盘古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北部,平均海拔760m。盘古乡有名胜古迹,有一座宋代古庙——枋湖岩上的枋湖庙。

方虎岩

呼延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即永福县)西部盘古乡,距市区30公里。是闽中著名的儒释道圣地和名胜古迹之一。月落天地沉,方壶日出飘紫烟。这是古人吟诵方壶言的一句名言。深受闽台人民崇拜的民间信仰神张胜军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枋湖岩风景区的枋湖庙是张胜军在城市周边社区的祠堂,被誉为方虎母堂。

张胜军

本名盛,字慈观,祖籍永泰二十九都越州村。相传生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七月二十三日。四岁丧父,母蒋蘸二十一都盘古乡,联家送子。童年时被迫在防虎岩放牧为生,后靠领工资卖锄头柄为生,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张年轻时渴望长生不老,从师学法,一直怀有济世救民的志向。相传,有一天他进山,遇到一个神仙下棋,扔了一个苦桃。张须知其仙,忍其苦。咽下一半,舌头刺痛,舍弃剩下的,然后突然失去,从不烟火,吃草和木头。会讲未来,会识人的隐蔽,称人民为神圣的,因为他们的数量。此后,云游游历闽清、尤溪、莆田、仙游、福州、德化等地,行医治病,杀蛇驱魔,扬善惩恶,解人的困境。多次后回到防虎岩,广布势力,与五鬼斗法,以除妖拜,永保一方平安。虽然最终在闽清金沙九龙潭坐上了自己的位子,但却在闽中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的事迹被法庭审理,并被授予雷三院普济法师,督天法。其事迹记载于宋代洪迈《夷坚志》、张士南《游宦纪闻》。此后,明代著名人物何多次被各国县志提及,影响了闽台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方壶寺

枋湖寺,始建于宋建安十年(1183年),重建于隆庆二边(1568年),被称为方虎母堂。它是张胜军最重要的诞生地和发源地之一它被称为闽清的金沙厅和德化的石湖厅。尽管历经沧桑,历史遗迹依然存在。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现已全面修复,其中盛骏堂、佛寺、文昌阁、伽蓝堂、书房楼、禅房、避风亭、牌坊等均已全面整修,并有良好的住宿、餐饮设施,成为社区及周边群众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被列为永泰县文物保护单位和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在7月23日的春节和圣诞节庆典期间,邻近各县的寺庙和道教祭坛前来迎接香火,成千上万的信徒蜂拥而至,祈祷并履行他们的承诺。平日里香客如云,络绎不绝。熏香是ve

南平下辖2个市辖区、5个县和3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08年11月1日零时,南平常住人口为2680645人。山峰高耸,低山广布,山谷和小山间盆地星罗棋布,具有八山一水一田在中国南方,形成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地貌。

南平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东汉时,建安建立了瓯、浦城等县;这个名字福建出自福州和建州(今建安ou)及其首字母。南平是闽越文化、斋藤优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盛达文化、太极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民帮的邹鲁和道南里洞。涌现出2000多位学者和17位宰相;武夷山拥有180多处一至三级旅游资源,是中国仅有的四大旅游胜地之一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中国。

南平有何复高铁、鹰厦铁路、外福铁路、衡南铁路,以及205国道和316国道过境;还有武夷山机场、闽江、建溪、富屯溪等航线和航道。年,南平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7.4亿元。

:青旅游

3.尤溪旅游景点一日游攻略图

1.临海古城墙(江南长城)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泰州城墙平面呈正方形,周长6287米。西侧和南侧的长江长城长2370米。现有高度一般为7米,底部宽9米,顶部宽4米。有四个城门,巴比肯城和八个马脸。

2.龙湾海滨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景区——临海市龙湾海滨景区位于临海市美丽的东部海岸线上,距江南长城50公里,距台州市区20公里。它靠近全国文保单位陶铸军事古城。是临海陶铸国家地质公园和陶铸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台州市唯一的海水浴场。景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三面青山,300多亩沙滩,52万亩滩涂。是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景区。

3.江南大峡谷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南大峡谷位于浙江省临海市西南12公里的尤溪镇。地处浙江省中东部,交通发达。300公里半径内浙江各地的游客,一天就可以走一趟。峡谷深度35KM,沿线海拔300-1200m,呈阶梯状上升。山势茂密,岩石众多,气候宜人。阵雨瀑布,悬崖和洞穴比比皆是,竹海和果园遍布山谷,著名的树木如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金花松是善良的,赏心悦目的。整个景区清澈、幽奇,瀑、溪、林于一处。

4.阳岩山茶文化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阳山茶文化园位于海拔780米的阳山上,距临海市区约30公里。总面积3500亩,茶园1500亩,登顶可东望三门湾,南望临海城,西望苍店,北望华鼎云。在古代,它是以山顶上的石影像一只绵羊现在它以生产江南第一绿茶。发育良好的名茶杨彦勾青,外形弯曲,色泽翠绿,汤色明亮。特别是风味高而持久,口感醇厚爽口,耐冲泡耐储存,独具一格。商标阳岩山也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5.小智碧水湾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台州孝直碧水湾位于台州临海孝直镇西施村,距著名的陶铸国家地质公园7公里,距台州市区约28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8.九台沟景区。它位于浙江省临海市西部的括苍镇括苍山脉,起于海拔1200米的跑马坪黄石滩村口,全长5.5公里。全沟分为龙珠台、蓝秀台、一碧台、瑶姬台、瀑布观景台、浙加台、成渝台、王越台、摘星台等九个平台。平台相连,景色各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们都在一个地方,而汇丰林动瀑布就在一个区域内。主要景点有:黄石滩瀑布、巨石滩公园、五峰景秀、九台岩(神泉哮天)、滴水岩瀑布、情人奇石、凤味瀑布、雁门、石人峰、天门瀑布、云起岩、企鹅岩、群龙奋进图、苦仓山风电场等。

9.临海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览、公众教育、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是1951年3月成立的台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亭址几经变迁,现位于菱湖景区西北。

4.尤溪县旅游景点一日游

三明市,地级市,隶属福建省,素有国家森林城市和绿色宝库福建的。让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福建三明的十大旅游景点,看看福建三明有什么好玩的,一定要去的旅游景点。

1.泰宁风景区

泰宁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位于闽西北三明市泰宁县,是一座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综合性地质公园。是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景区,以典型的丹霞地貌为主体,有火山岩、花岗岩、构造地貌等地质遗迹。景区总面积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积252.7平方公里。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昌山四大公园和泰宁古城旅游区组成。主要景观特色是水上丹霞、峡谷群落、洞穴奇观和原始生态,具有独特性、多样性、休闲性和文化性。

2.余华东风景区

雨花洞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南7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玉华洞位于将乐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日秩序山脚下。它它是以洞穴中光洁的岩石命名的。它这是福建省的一个大型石灰岩洞。隧道总长约6公里,有两条通道。由藏河洞、雷公洞洞、郭子洞、黄泥洞、西苑洞、白云洞等6条支洞和1至3米宽的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小银河组成。余华东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七星街52号

3.林吟石林风景区

林吟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胡大镇西北13公里处的永福建省安市。由大湖人赖巧倩和赖云升两兄弟开发,历时六年,有亭台楼阁,有楼阁,有林吟书院。因为石芽的表面有鳞片,所以取了句子天藏其迹,所以取名灵隐。它由四个石林景点组成:林吟、石洞冷泉、红云山和寿春岩。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有林吟石林、红云山石林、十八洞等景观。石林游可以安排一日游或者半日游。地址:永胡大镇新湖路1号;福建省三明市安市

4.福建省天下景区

天下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唐川乡胡厝村,距福州市区78公里,是一处山水武侠世界、侠义文化的风景区。也是集特色酒店、观光、度假、互动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景区占地8800亩,有千里河湖,万亩绿林,由江湖、谷夏、绿林、市场四大景区组成。实现了侠义文化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完美的现实版侠义空间。地址

现在上清溪有竹筏游,四季都可行。漂流距离16.5公里,2小时左右。水流平缓,但是河两岸的景色很美。雨天漂流,悬崖两边的山水如瀑布般流下,竹筏在瀑布间穿行;涨水时,狭窄河道的道德水位会突然上涨,与开阔的河道形成近2米的落差,划船会特别刺激。鸟不不避人,人过山谷。99首歌曲,88个海滩,77个弯道,66座山峰,55块岩石,44个场景,33英里让游客享受漂流。它以华东第一漂用原始之美,自然之美。还有雨季的橡皮艇漂流冒险。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东北部

6.中国桂花文化园

中国桂花文化园,简称归元或者有缘,位于福建省清流县林舍乡。它是一座传统的文化园林,融合了北方园林的雄伟和南方园林的典雅。桂园,汇集了千亩桂花、奇石园林盆景、诗词、书法、棋艺、书画、版画、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等数百种传统文化,是一个终生工作归元企业和归元人。桂花树、金丝楠、九龙壁、黄杨盆景是桂园四宝,是社会精英学习交流、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最佳场所。是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舍乡桂花园

7.三明市刘清田放月坛生态旅游区

天月潭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镇高来温泉断裂带的山谷中。以北斗山(七星岩)原始森林公园朱利安为界,南接永安、厦门,东接抚州,北接南昌,西接瑞金、赣州。天月潭温泉度假酒店位于天方月潭生态旅游风景区。在中国著名的客家祖地,,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江上游,有一颗璀璨的温泉明珠镶嵌其中,令旅游专家们叹为观止,更令中国地热矿主管部门和专家们赞叹为温泉仙境。她就是天的方月潭生态旅游景区,海峡西岸最有品位的大型温泉旅游景区。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高来村田放月坛生态旅游景区

8.泰宁大金湖

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简称,位于武夷山南端的泰宁县。岷江上游富屯的支流金溪,因河床沙里的沙子而得名。1980年夏,政府在鲁修建了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池滩水电站安坦,锦溪。大坝高78米,长253米。金溪河封堵后,上游形成了一个总长60多公里、水面5万多亩、库容8.7亿立方米的人工湖。它是福建最大的人工湖。金湖景观资源丰富,可概括为72峰、36岩、18洞、5泉、2瀑之美。共有189个景点,8个景区49个景点。它有着独特的静、美、奇、绝的风格,并具有五大奇迹绿色的山,美丽的水,美丽的岩石,奇怪的洞穴和奇怪的山峰。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9.桃源洞景区

桃源洞景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10公里的棕榈山,紧邻205国道。占地3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桃花溪而得名。桃源洞景区分为桃源洞、百丈岩、格力、修竹湾、半缕湖等5个景区,73个旅游景点。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9公里205国道旁

10.三明泰宁明清园林

明清园林位于福建省泰宁县一

这座桥是一座玻璃桥,长268米,宽2米。玻璃桥横跨景区内的高州河两岸。桥面离下面的小溪有148米高。游客可以站在天桥上,俯瞰脚下的森林、峡谷、瀑布等美景。这座桥是福建省第一座跨山玻璃吊桥,将于国庆节期间向公众开放。这个跨山玻璃横跨景区高州河两岸。桥面离下面的小溪有148米高,相当于50层楼。这座穿山玻璃桥是一座吊桥,两边连着悬崖,中间没有支撑。玻璃桥面由12根铁索吊起,再用钢结构固定两层抗弯能力强、抗冲击强度高的钢化玻璃。目前玻璃桥面还没有安装。据报道,理论上,这座玻璃桥可以同时容纳800人。但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游客的安全,天桥开通之初,一次允许20人。游客走在玻璃桥上,透过全透明的玻璃桥面,俯瞰脚下的森林、峡谷和瀑布;玻璃桥开通后,景区还将推出夜游项目。夏景区相关负责人池老师介绍,参加夜游项目的游客将免费获得一个电子灯笼,他们将带着灯笼走在山路和玻璃桥上。游客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游客站在玻璃桥上往下看,而其他游客则提着灯笼沿着蜿蜒的山路走,就像传统的民俗活动舞龙灯在我们省。

最大的水库:水口水库

水口水库位于福州市闽清县闽江干流上,库容26亿立方米。1987年开始建设,1996年开闸蓄水。水库蓄水的主要目的是发电。水电站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年发电量49.5亿千瓦时。除了发电,还改善了航道。

第二大水库:棉花滩水库

棉花滩水库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汀江干流上,坝顶高程179米,坝高111米。1998年开始建设,2001年完成蓄水。水库库容20.35亿立方米。水库蓄水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和防洪。年发电量可达15.2亿千瓦。

第三大水库:街面水库(胡敏湖)

面水库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半面河干流上。水库坝高126米,库容18.24亿立方米。水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和防洪,年均发电量3.6亿千瓦时。水库水面面积大,可达36.75平方公里。目前,当地政府利用水库水面发展淡水鱼养殖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条创收途径。

第四大水库:池潭水库(大金湖)

池潭水库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金溪河干流上。1976年开始建设,1980年开始蓄水。水库坝高87米,库容8.7亿立方米。这座水库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现在水库蓄水后,库区形成一个大湖,也叫大金湖。湖很宽,水很清,风景很美。当地政府正在不断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不断吸引附近居民前来观光。

第五大水库:古田溪水库(翠屏湖)

古田溪水库又名翠屏湖,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古田溪干流上。水库坝高71米,库容6.42亿立方米。水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防洪和发电。共有四个梯级水电站,总平均发电量为

东镇水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延寿河干流上。水库大坝高58米,库容4.35亿立方米。水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灌溉、防洪、供水和发电。1958年开始建设,1960年完工。平均每年灌溉农田可达25万亩以上。水库可以蓄水发电,年均2900多万千瓦时。2000年向莆田供应1亿立方米生活和工业用水。

第九大水库:秦山水库

秦山水库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沐阳河干流上。水库坝高120米,水库库容2.65亿立方米,库区面积可达7.2平方公里。1997年开始建设,1999年完成蓄水。水库蓄水主要用于防洪、发电和灌溉。年均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利用水库的水面,当地的淡水鱼养殖业也得到了发展,放养了大量的吻鱼、鲢鱼、鳙鱼、鲫鱼、草鱼等淡水鱼,每年都能产出大量的美味。

第十大水库:万安溪水库(胡美湖)

万安溪水库位于万干流上安溪在福建省龙岩市,又名梅湖。水库坝高93.8米,库容2.289亿立方米。水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防洪和发电。水库年均发电量可达1.357亿千瓦时。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将乐的风俗习惯有: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均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擂茶广场“擂钵铜雕”和玉华洞导游图“玉华洞志”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1、将乐擂茶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据考证,将乐擂茶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保健饮品。

2、将乐南词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

3、玉华洞

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将乐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4、接春

立春前夕,将乐县人民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将乐节日食物吃什么

吃什么?肯定是当地的特色了,不太清楚。不过我也挺想去看看的,下面也许有用:

接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大地充满了生机。春,在将乐人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城乡各地的接春风俗,寓意深刻,颇为有趣。

立春前夕,各家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

“开大门”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时,这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辰。人们把大门打开,在门两侧帖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之类的联子,燃放鞭炮,这叫“开大门接春”。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称之为“上元天官赐福日”。过去这一天,是正月最精彩、最热闹、最令人回味的佳节。元宵节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多姿多彩的“闹花灯”。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土话叫“汤圆”),皮用糯米粉制成,馅或甜或咸,以祈合家团圆。将乐城关人还做春卷、竽包等风味小吃,将元宵节称之为“寿年”。过去城关和万安的元宵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千灯争艳。龙灯、花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鸳鸯戏水灯、麒麟送子灯、松鹤延年灯、吉祥如意灯、百鸟朝凤灯、牡丹富贵灯……公龙灯就派生出烛龙、板凳龙、香龙等等,灯火辉煌、千姿百态。元宵节不仅有观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游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到元宵节,文联、文化等部门都要组织民间元宵节活动,或舞龙灯、或举办花灯展,或是放焰火,元宵活动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端午节

将乐人很重视端午节。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节前就备足糯米和箬竹叶裹棕子。亲戚朋友间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粽子有甜粽、咸粽之分,有碱粽、白粽之别,品种繁多,有乌豆粽、花生粽、肉粽、豆沙粽等等,五花八门。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莆、艾叶、葛藤以驱邪。据说门上挂艾叶、菖莆之俗源于中原大地。有的门口还贴上“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斩千邪”的对联。午后还用葛藤、艾叶、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城关人还有叫小孩吃驱蛔虫药的风俗,一岁吃一粒,十岁以上吃十粒。端午节期间,乡下村民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传说这天所备草药,疗效极佳。

端午节最隆重的习俗要数龙舟比赛。过去县城渡头、水门、东门,都有自己的龙舟。乡下有南口、黄潭、高唐等地各自的龙舟。过去全县有9条龙舟,每年四月下旬,人们早早就把龙舟抬出来,补漏、上油彩,修葺一新,连龙须都要细细地梳过几遍。为了初五进城看划龙舟及走亲访友送粽子,农村特意提前到初四过节,故民间有谚语曰:“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城里不知苦,过节过初五”。一到初五,金溪河两岸人山人海,南门渡头开阔的河面上,金龙、黄龙、白龙、青龙……一字儿摆开6条异彩纷呈的龙舟,每条龙舟上坐着24个光着膀子、握着橹桨的壮小伙子;船中配一面大鼓,由一位久经沙场的彪悍鼓师握鼓锤以待;船尾还有一经验丰富稳重的老师傅掌舵。时辰一到,就听得一声炮响,一条条龙舟立时如离弦的箭、出膛的弹,劈波斩浪向前飞驰。那“咚咚”作响、催人奋进的鼓点,那声震如雷加油鼓劲的呐喊……那铿锵有力、奋勇拼搏的号子;那百桨齐划、你追我赶的场面,让人激动,催人奋进。

板凳龙

将乐县安仁乡的泽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游板凳龙的习俗。原先不叫“板凳龙”,而称“桥灯”,游的是蛇而不是龙。那时的泽坊人以户为单位,各家自备一块二米长十公分宽的杉木板作为烛桥架,状如长条板凳面。每条烛桥上安2至3个斗,斗为木框,白纸糊面,斗内插蜡烛。木板两端各挖一个小圆洞,可用木棍穿洞连接。数百条烛桥连接起来在田埂上行走就像长蛇一样游动,甚为壮观。

旧时的泽坊每年正月十六就开始热闹了。头一天,家家户户就把烛桥抬出来洗净,买来白纸将8个斗面糊得平平展展的;晒干后,在斗面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平安等吉利词语。有的人家为了好看,还画上美丽的花边。到傍晚天才有点暗,各家就派出男的青壮年扛着烛桥到桥头集中,由负责连烛桥的人把蜡烛分给大家。天完全暗时,烛桥接好,各人把蜡烛点亮,扛上肩,随后是长龙似的烛桥,从村头出发,浩浩荡荡沿着全村一路游动翻腾绕一圈,家家户户的老人早已设好案桌、摆好供品、备好香烛等候在家门前,烛桥一到,立刻点起香烛,放鞭炮迎接。烛桥将全村转完以后,便抬进一块平整好的大丘的干田里。大家把烛桥放在地上稍事休息后,便重又精神抖擞地将烛桥扛起,在花灯指挥下从外向内排成金灯盘龙阵;一会儿从里向外,形成蛟龙出海阵,一会儿从外到内形成巨龙腾飞式,起舞花样甚多。精彩的表演、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万千百姓,大田边上人山人海,喝彩的、助威的、笑的、乐的,形成一幅热烈火爆、别具一格的农村节日风情画。

田里的表演结束后,烛桥还要舞到庙前,把烛桥头扛进庙内菩萨前,烧香点烛,虔诚地点三次头,然后把两块半圆竹往上一抛,掉在地上后如果一正一反,就说明蛇可以斩了,只见领头人手一挥,所有的人连忙把拴烛桥的木棍一抽,扛了各自的烛桥就往家里跑,据说谁先跑到家,谁就最先把福气先带到家,这一年的运气就最好。因此,人人争先恐后,拼命奔跑。立时千灯、万灯,天雨散花般四散开来。此情此景,让人万千感慨、耐人寻味。

为图吉利,改革开放后人们改称“桥灯”为“板凳龙”,还为桥灯安了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安仁的板凳龙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安仁每年元宵节文艺踩街必不可少的节目,远近闻名。

万安牛会

过去农业机械化程度差,农民耕田种地全靠牛,因而有“牛是农家宝,生产少不了”。千百年来,耕牛任劳任怨,辛勤耕田,成为农人最好的帮手,人们敬重耕牛、爱护耕牛,把耕牛当作命根子对待,特意把每年的四月初八定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农民要为耕牛做寿,为耕牛放假一天,大清早就为“牛寿星”准备美餐,表达对耕牛常年为人代力的由衷敬意,不但为耕牛过节,民间还有举办耕牛交易会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期间,各地相继举办耕牛会,促进了养牛业的兴旺和发展。

将乐万安牛会是从庙会发展起来的。旧时,将乐万安规定农历八月初七、初八为男人敬神日,初九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举办八月庙会,开展迎神活动。村民纷纷赴会,开始带些土特产前去交流,后又进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贸易。有的人认为耕牛经神庙菩萨过目,能避瘟消灾,生长健壮,连不准备交易的耕牛也牵来参会,周边的建宁、泰宁、顺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云集这里,交易耕牛数以百计。解放后不再迎神,但牛会和物资交流会却保留了下来并日益繁荣。

牛会中最热闹红火的还是翠竹扶疏、绿柳垂阴的万安河畔,成千上万头水牛、黄牛、大牛、小牛济济一堂,或悠闲地吃着青草、或自在地打着喷嚏、或温顺地摇着尾巴,任凭主人和客人兴高采烈地夸奖或评判,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活生生的美丽而壮观的千牛图。每头入会的牛经检疫后都打上了白色的印记。至傍晚,牛主人各自把牛牵回,散居在周围。

第二天清晨,又成群结队地赶来。牛会,不仅促进了耕牛交易,也使牛主人有了广交朋友、切磋交流的机会,还提供了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欢声笑语连续不断把牛会推向高潮,盛况空前。

万安牛会从迎神庙会转化发展为健康的物质交流会和耕牛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到今天促进边界贸易和耕牛发展,并杜绝了迷信活动,展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求富向上的良好愿望。

舞龙与舞狮

节日往往是人们团聚和喜庆的日子,为了表达这种心情,节日的游艺民俗特别丰富多彩。而游艺民俗中,舞龙灯是最热闹的。

龙是中国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都称为“龙的传人”。龙灯由头、身、尾组成,另有一个龙珠。龙头、龙尾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形状,一节一节的龙身也用竹篾编成笼形,蒙上棉布绘上龙身色彩,里面可点燃红烛,下面用木棍支撑,供舞者执拿挥动,通常用九至十一节衔接成一条龙。舞龙时舞龙人身穿彩色衣、裤、头扎毛巾。引龙人手拿彩色龙珠逗引长龙俯仰翻转,在集市热闹的十字路口挥舞,舞龙的动作有跑、跳、滚、翻、缠等,舞龙人不论执掌哪个部位的都要做到首尾相顾,紧密配合,灵活机动,协调统一。舞龙时,往往青龙、黄龙几条龙一起上,如巨龙翻江倒海,气势非凡。

最有声势的是“舞龙灯”。“起灯”时,领头人带着大伙到大坪上,面向东海方向敬上一对大红烛,敬三柱香后口中念着祈祷之词绕场一周,然后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龙珠。紧接着是龙头,龙头高约1.6米,长约1.2米左右,接着是九节十八米长的龙身,最后是龙尾。有时是一颗龙珠在逗着它们,有时是“二龙戏珠”,还有“群龙抢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龙时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人群欢呼声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妇人争着去拔“龙须”,据说拔到了便可生龙子龙孙,可以早生贵子,这也就是“舞龙丁”的由来。

舞狮也是一种游艺,数白莲镇舞狮最有名。每年元宵时节,白莲人便裸着上身、打着赤脚、脚挂铜铃,以舞狮颂扬祖先功德。一舞就是十八盘(即十八般武艺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口哨不断,助兴者声声呐喊,气氛浓烈异常。助兴的村民伴着唢呐、锣鼓的乐声载歌载舞。狮有青狮、黄狮两种。舞狮队一行约10人,其中1人舞狮头,1人舞狮尾,动作有洗面、搔痒、打滚、蹂球等。舞青狮者必须当众表演拳术或刀、枪、棍术,如两青狮相遇则须较量武艺,分出高低;舞黄狮者则纯为游玩不比武

以上就是青旅游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