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

2024-02-13 01:13:33 | 青旅游

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

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是八十年代末始建乡的年轻边陲小镇。追溯历史,白浪在解放初期隶属第四区(南化区),1951年后属刘洞区,1958年后属刘洞公社,1962年后属刘洞区,1975年撤区并社时,划原刘洞公社的洋溪、会沟公社,原南化区长新公社的大坪、麻池大队和鲍鱼公社的大桑树、石槽大队设置丹江公社,1980年改名为程家台公社。1987年撤区后被命为白浪乡,据说庙沟河有一条古老的街,名叫白浪街,据说庙沟河在每年立秋前后有白色的浪花从河底泛出,故称白浪街。白浪街东西长200米,南北宽30米,街上居住着200多口人。街北边西侧陕西商南县汪家庙白浪村,东侧属河南淅川县荆紫关马头村,街南属湖北郧县白浪镇白浪村,街心立有一座碑,上书“一脚踏三省”五字。1996年5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更名为白浪镇。据有史记载以来,白浪镇与河南因河界引起的水事纠纷不断,双方大动干戈常有之事,曾多次惊动中央。

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

白浪镇的白浪镇与三省石

商南县南边陲有个鄂、豫、陕共管的村镇,叫白浪街,自古以来就是个商业中心。白浪街西南傍山,东北环水,山水之间有良田千顷,田园葱绿,似江南风光。

从此处东渡丹江,是河南省淅川重镇荆紫关口;逆流而上,直通陕西省丹风县城;顺水而下,又是湖北省郧县著 名的丹江口水库。这个素为三省共管,总面积不足千平方米的街道,却是这三省古今的通衢和要冲。白浪街有前、后街之分,总长不足1千米,多属民宅,六、七十户人家,多是男耕女商,摆摊设点,每日逢集,十分繁华。因属三省共管,商业上竞争激烈,故人誉白浪街为“小香港”,周围三省的商店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形状,南边是湖北省的商店,西北和东北分别是陕西省和河南省的商店。

人们到这里买商品,可以尽情地在三个省的商店里挑选,三个省商店都争相组织货源,招徕顾客。平时到此购商品、卖山货的人不少,一到农闲时节,周围几十里的生意人都云集于这条小街。这条街最为著名者,即“三省石”。一块长1尺左右,厚5寸上下的三尖形青石,置于街心,三个楞对着鄂、豫、陕三个省界,故有“三省石”之称。青旅游

北边是陕西的地盘,东边是河南的土地,南边则属湖北管辖。由于旧中国土地交换和买卖,三省间的界线犬牙交错,形成不少“插花地”。在三省石北边约百米的地方,原有一座火星庙,庙前有两块大石牌,中间夹一块三尖石,石旁有一棵石榴树。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庠生杨景隆书写的碑文记载,火星庙也叫三省庙,曾以此划地为界,作为三省交界的标志。庙旁还建有一座戏楼,据长者回忆,当时每逢佳节,便在这里唱大戏,前来看戏拜神的人络绎不绝。岁月流逝,物换星移。如今火星庙已被拆除,戏楼也改作它用,昔日的热闹繁华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三省交界的中心也逐渐从火星庙移到了白浪街的三省石,游人行人都要来此石前领略一番“一脚踏三省”的趣味。

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

白浪镇的介绍

白浪镇,乡镇名,叫“白浪镇”的乡镇有: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白浪镇、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白浪镇等。陕西白浪镇位于商南县最东南部,在陕、豫、鄂三省交界处,东与河南荆紫关镇接壤,南与湖北省白浪镇相毗邻,属秦岭山区。镇地域面积63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典型“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分布。镇辖7个行政村,分别为白浪村、泉垭村、汪家店村、后坪村、地坪村、苇园村、月亮湾村,共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49人。耕地850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572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882万元。镇政府驻白浪村,距县城65公里。主要交通线有寺白路(魏家台镇寺庄子至白浪镇)和湘荆路(湘河大桥至荆紫关镇)。丹江流经所辖月亮湾村,最终汇入长江。海拔较低,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每年5月10日至15日农民朋友就开始收割麦子,素有“商南第一镰”之称。

以上就是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青旅游。
与“白浪镇的历史沿革 白浪镇的介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