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10:03:44 | 青旅游
景区无线网络覆盖、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入驻。景区无线网络的搭建是很重要的,像九寨沟3W人的上网需求该怎么满足,不光要保证覆盖,还要让游客来了都能用吧,如果这3W人不上网、不连接景区无线,怎么做到智能化管理,喇叭广播是不现实的。目前来说景区的无线网络搭建都是通过供应厂商来帮忙搭建的,毕竟术业有专攻,保障景区无线的全面覆盖是很重要的。我之前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景区待过一段时间,当时景区的无线网络搭建是找的当地的某运营商,搭建完的无线网络真的是应了“虚有其表”这个词儿,室外无线网络基本没法用。上面领导没办法换了锐捷来做,在完工当天审核的时候,领导抱着手机在区里面到处跑,一脸沉重的样子让我以为这次效果又不好,结果出人意料,景区的绝大多数地方无线网络信号很强,模拟几千人同时上网的实验,无线信号还是很稳定。说多了些,但是我觉得无线网络搭建是一个景区“智慧化”的开始,你要说无线网络都是半身不遂的样子,景区还怎么说是智慧化呢,景区智慧不是光靠“新科技”来拼噱头。马云说过:未来数据就是金钱。这个观点从智慧景区的发展来看,很快这个观点很快将会实现。景区依托大数据技术,可以完成例如:景区客流波动预警,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等以往无法完成的任务,与景区营销、公安、交通、产业规划、景区公共服务等体系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智能化服务。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景区的新型营销,每天那么多人连接景区的无线网络这么好的资源不用都是浪费。一般景区无线网络搭建都会要求供应商为景区搭建相关的营销平台,毕竟景区还是很关心收入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水平,交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经验,鼓励和引导景区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的旅游体验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队伍建设,2012年11月8日至9日,国家旅游局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了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培训班。会议同时公布了全国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
根据“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智慧旅游将包括五个示范工程。主要包括:智慧旅游示范城市、IT上市企业、数字景区示范工程、智慧酒店示范工程和智慧旅游购物示范点。
镇江“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批复后,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扬州和南通7市建立了“智慧旅游联盟”,并联合其他各兄弟城市从城市智慧旅游逐步向城市群、区域性智慧旅游发展,形成点、线、面、网的连接和结合。南京市智慧旅游规划通过评审并开始实施《“智慧旅游”总体设计方案》。
无锡市按照中央关于建设旅游与现代服务城要求,发挥物联网和互联网“两网”优势,提出“感知中国中心”理念,并制定了智慧旅游示范方案;作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扬州,《“智慧扬州”行动计划》已经完成初稿,智慧旅游总体规划正在抓紧编制。
全国各地建设智慧旅游的热情高涨,2011年7月,湖南省旅游局长座谈会透露,湖南省将着力创建“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8月,中国智慧城市(镇)发展指数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提出发展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2011年年底,牡丹江市工信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旅游城市”创意方案》。 智慧景区的提升应当从通讯网络、景区综合管理、电子门票与电子门禁、门户网站与电子商务、数字虚拟景区与虚拟旅游、游客服务与互动体验、旅游故事及游戏软件这几方面综合考虑。
总结“智慧旅游”总体建设方案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项目背景、需求分析、建设目标、总体构架、建设内容和项目、实施步骤、投资及运营模式、经费预算(含软硬件建设经费)、组织保障、绩效评估等。
同时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景区应结合自身特点,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兼顾大局,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为实现全行业管理和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管理合力和规模效应,在建设过程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总体部署,分步实施
景区要按照建设部的总体部署,做好智慧景区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制定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在城建司的指导下,分阶段逐步实施,确保智慧景区建设取得成效。
统一标准,保障共享
智慧景区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照建设部统一标准,实施规范建设,确保实现行业管理的信息共享。
整合资源,集约发展
对于关系到全行业资源整合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部将统一协调或组织建设,打造行业品牌,形成管理合力,实现规模效应。
突出重点,先急后缓
各景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景区建设总体方案。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建设景区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需求迫切、投资小见效快的重点建设项目。
实用可靠,适度先进
系统建设要注重实效,在技术选型方面要注意选择技术成熟度好,实用可靠并适度先进的技术。避免盲目引用不成熟的 新技术,造成建设资金浪费。
创新机制,市场运作
智慧景区建设要注重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促进资源保护与旅游服务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全国各地、各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工作。如北京推进A级旅游景区无线上网工作等。国家旅游局也正与百度网合作开发“全国旅游景区动态监测与游客评价系统”,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合作为游客提供景区地理和空间定位信息服务,建成了“全国A级旅游景区管理系统”,启动了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到2018年,全国所有5A级景区都将提升为“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将在国内实行所有4A级景区全面推广免费WIFI、智慧导游、电子解说、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建设“智慧景区”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内很多景区率先积极探索这方面,从整体上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对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应对能力。
景区综合管理平台,集一个中心、四个板块于一体。通过产品优化、无线AP、OTA对接等智慧服务,实现景区内各系统的一体化运营,数据和系统的分析整合逐步完善,解决了以往系统和数据的孤岛化和碎片化问题,真正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和“系统地图”,达到了优化景区旅游资源利用、有序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大数据分析中心。景区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景区收费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游客信息,可以准确判断游客来源、性别、年龄等详细信息,为游客建立准确的用户画像。景区大数据分析系统为景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保障,也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管理部分主要以景区综合票务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智慧营销板块主要利用景区官方咨询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微商城等渠道,宣传推广景区优秀旅游产品。
智慧服务主要由投诉评估系统、语音导航系统、高德导航等软件和程序组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服务。 青旅游
智慧保护区主要实现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监测保护功能。保护景区原有生态景观和资源,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景区票务综合管理系统新增人脸识别功能。游客通过网上渠道(小程序售票、微信售票、OTA平台)购票后,持身份证或人脸识别即可快速入园,缩短游客入园时间,提高景区检票效率,减少滞留现象,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因素,今年景区实施了网上实名制“非接触式”购票系统,使得购票更加方便和安全,也为旅游旺季客流控制和分流提供了数据决策。优化景区系统配置,加强景区信息安全保护,增加应用服务器、防火墙、堡垒机等新硬件设备,实现可搜索、可追溯。同时,为了防控疫情,景区山门增加了智能测温设备,提高了景区人体体温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景区防疫工作提供了智能化保障。
全面覆盖“旅游+智慧管理”,实现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智慧景区已经发展成为全通道、全票、人脸识别系统的景区,可以根据景区实际情况进行多功能智能管理。
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景区拥有庞大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500多台摄像头监控景区内的主要街道和各种山门,并通过景区IP网络广播系统对23个不同区域的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出预警提示,从而有效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天气不好,向雪景区的监控系统会提醒游客,疏散人群。在紧急情况下,游客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系统广播失踪人员的信息。
在这个智慧管理平台上,还建立了一个720全景系统,覆盖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和景点的全貌。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入系统,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景区最美丽的风景,如智慧民宿、屋顶白雪、挂满新年味道的红灯笼。独一无二的向雪夜晚更美,让游客身临其境,真实感和体验感远远超过传统画面。
据了解,2018年以来,各地景区本着“智慧第一、开放互联”的建设理念,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实用实用的建设原则,建设了智慧景区。综合管理系统将传统的景区管理转变为智能化管理,将分散管理转变为协同管理,将多层次管理转变为扁平化管理,将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实现了
建设“智慧景区”不仅是中国景区未来发展之路,也是新形势下中国景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相信随着“旅游+智能管理”的日益升温,景区将真正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会为普通人带来更好的游玩体验。
以上就是智慧旅游景点怎么样做好 景区怎么做智慧旅游?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青旅游。2024-04-22 14:46:58
2024-05-28 01:53:36
2024-05-27 22:12:04
2024-05-09 10:39:35
2024-05-02 23:23:16
2024-02-19 23: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