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景点简介 > 正文

沙甸旅游景点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

2023-09-09 05:14:37 | 青旅游

今天青旅游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沙甸旅游景点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沙甸旅游景点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

云南沙甸为啥富有

云南沙甸位于滇南红河州个旧市北部,北回归线附近,自然水资源条件优裕。境内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煤、铁、铅、锌、粘土,是有名的资源大镇,所以云南莎甸才这么富有。在2017年全国千强镇评比中,弥阳镇位列全省第三位,全国第400位,全红河州第一位。

沙甸旅游景点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

沙甸的发展历程

2006年在红河州所属乡镇人均耕地倒数第一的热土上,创造出了农村经济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红河州第一。沙甸经过2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现已成为个旧市北郊工业片区-铅、锌、锡等有色金属及金、银稀贵金属冶炼加工基地。全区共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粗铅冶炼企业29户、精铅电解企业10个、稀贵金属综合回收企业2户、精锌生产企业1户、选厂4户、建材企业3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固定资产8亿多元。
改革开放30年,沙甸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总收入由1978年的60万元跃升到2010年的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不足100元增加到2010年的5821元。工业总产值由1991年的89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43亿元,累计上缴国家税收9亿元。在社会和谐稳定,经济逐年增长的情况下,沙甸的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4年9月,沙甸普及了12年初等教育。现有完全小学4所,在校学生154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完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有完全中学1所(个旧第十三中),该中学有26个教学班,学生1107人,教职工89人。另有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00名,有民办阿拉伯语中等职业学校一所,在校学生200名。
为保持沙甸经济社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沙甸区委、区公所审时度势,决定发挥沙甸独特的优势,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确立了以沙甸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为基础,打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绿色清真食品、餐饮服务、回族历史、文化旅游等特色的“中国·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镇”品牌,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沙甸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
沙甸是回民聚居区,现居住着回民一万三干余人。沙甸位于滇南红河州个旧市北部,北回归线附近,自然条件优越,依山环水,日照长、气温较高,雨量充沛,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甘蔗、水果以及稻谷之类;交通便利,处在滇南重镇个旧、蒙自、开远的公、铁路枢纽地段。
沙甸回族先民来自元末咸阳王赛典赤及明初征滇大将沐英、常遇春等部属,多数出身伊斯兰世家,伊斯兰信仰根基扎实,文化素质较高。沙甸回民历来重视双轨教育(中文、阿文),培育两用人才(社会、宗教),所以,人才辈出。知感真主的恩典,沙甸“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有之,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快,教门长盛不衰,享有盛名,被誉为“小香港,小麦加”。沙甸回民履行“五功”的自觉性长期得以保存,口碑相传,早在明朝中期就有人到麦加去朝觐,现流传下来的哈吉名单中就有清朝同治年间的王永平、王桂安父子、刘杨氏(女)等。沙甸穆斯林朝觐几乎没有间断过。1990年中沙建交以后,沙甸的哈吉一年比一年多,每年由几人,几十人到百余人,2006年突破二百人。在沙甸的哈吉人数已超过一千三百多人,占沙甸回民人口的10%,堪称“哈吉之乡”,沙甸哈吉之多,是件好事,它给沙甸带来许多变化: 第一,自觉学习、宣传伊斯兰教理、教义的人多了。在沙甸共有十座清真寺,在寺里专门学习伊斯兰教规教义的“哈里发”七百余人;业余学习教义小组(妇女组、老人组)三十多个,学员四、五百人。沙甸的中小学、幼儿园都开设阿文课,使学生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学习阿文知识。有几位哈吉自主组成宣教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和各地教亲交流学习伊斯兰教理的心得体会,互相促进办教门的积极性。有的哈吉发挥自己的特长,编写出版伊斯兰教的基础知识读物,免费赠送教亲学习。
第二,礼拜的人多了。有几所清真寺的朝真殿不够用,一再扩建;沙甸的大型企业(沙甸电冶厂、合众锌业公司等)及大型餐厅(回味餐厅、丰泰渔庄等)都设有礼拜堂,沐浴室,供职工和顾客按时净身礼拜。
第三、斋月是尊贵的月份,是干功课的最佳时期,沙甸朵斯梯念经、礼拜、封斋、赞主、赞圣格外兴盛,令人赞叹。
第四、生活富裕者踊跃捐资(抽天课、散“乜贴”)用以建盖清真寺、学校、修桥、铺路;供哈里发,资助学生上学;帮贫扶困,关心孤老,怜恤残疾人;有的哈吉主动组织扶贫协会,筹建带领贫困乡亲共同致富的工厂。在沙甸的清真寺、中小学校都建成高楼大厦,教学设备基本齐全。每年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几十人。有的哈吉为主道施舍很慷慨,动则就捐几十万、几百万,他们说:“财帛是真主给的,用在正道上,应该。”认识很好,很到位!本来应报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不同意,不愿沽名,令人佩服!
第五、沙甸的社会风气得到净化,大为改观。在整个沙甸地区,没有一个茶铺、酒馆,没有歌舞厅,没有游戏室。几十家商店、超市,经营日用百货,清真食品,找不到卖烟、卖酒的门市。经书店中穆斯林服饰日月增加,店里的经书、头巾、白帽、念珠、铜罐等,琳琅满目,任人选购。中小学校门口竖立着显目的“无烟酒社区”的警示牌;餐厅门口挂着“禁止饮酒、抽烟”的告示,并得到广大顾客的理解和支持,生意照样兴隆。沙甸街道上,公共场所看不到抽纸烟的沙甸人。沙甸妇女普遍戴头巾,男性哈吉参加集体活动时,普遍戴白帽。沙甸的街道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清扫,保持清洁卫生。 青旅游

沙甸旅游景点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庄苏家祠堂:大庄苏家祠堂,坐落于大庄镇大庄街正中,座向向东,背靠犀牛山,面临沙甸河。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94年),建筑完工时,有正厅房屋三间、厢房十二间、面房六间(含戏台)、耳房二十四间,三方是走马转角楼,正中大院心种金桂、银桂、柏枝、紫竹等。大殿格子门镂雕三层花草,戏台墙上有“水漫金山”画和苏家氏谱,四小天井及大院井地面都有六角方砖,大门口有两个石尊、两棵槐树,大门上有清同治皇帝赐给苏斯洋的“义勇巴图鲁”匾一块(现存双柏县文化馆),大院四周墙壁有花木鸟兽、山水人物等惟妙惟肖的墙画,建筑还含有石桅杆、仙鹤湖、照壁(高六米长十二米)几部分,可谓冠冕堂皇、气势恢宏。后来,因部分建筑毁于火灾。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苏氏族人筹集黄金四十余两对祠堂进行了修复。民国12年和17年,祠堂又进行两次较大的修复。建国后,建筑一直作为大庄镇人民政府驻地,1986年镇人民政府迁出后,划归镇文化站管理使用。至此,其“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格调依存,但建筑群中石桅杆已荡然无影,祠堂部分正厅已被改造成两层楼房,面房、厢房、耳房除门窗有改动外,其基本风格仍在,院井地板六角砖已被水泥地取代,原八字形敞开的五滴水大门已无存。但作为双柏县内仅存的古建筑,仍可从它恢宏的建筑气势和精致绝伦的雕刻工艺中看其深厚的文化及影响。
大庄苏家祠堂于1979年改建为双柏县大庄站,但一直保留着改建前的原貌。
信息来源:姚安县人民政府
大庄镇:大庄镇位于双柏县城东北部,地处东经101°38~101°47′,北纬24°38′~24°42′。东与禄丰、易门交界,南与法_镇接壤,西与妥甸镇山水相连,北与楚雄市、禄丰县相邻。全镇国土面积55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离县城32公里,彩_路建设后,距离省城昆明142公里。玉楚高速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正在建设施工便道。大庄镇辖大庄、尹代箐、各三郎、洒利黑、木章郎、

以上就是青旅游整理的沙甸旅游景点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青旅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沙甸旅游景点怎么样 大庄苏家祠堂怎么样”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