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22:56:53 | 青旅游
眉山市旅游景点还是非常丰富的,这是一个位处四川腹地的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山有水有江河,这里的人们生性温和友善,是一个极佳的旅游胜地,下面给大家分享眉山市旅游景点大全。
眉山,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眉山东邻内江、自贡、资阳,南连乐山,西接雅安,北接成都。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眉山地区,设立眉山市,管理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眉山古称眉州,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两宋期间,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
眉山也是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段重点地区及“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试点市和“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7%,城区绿化率达37%。
建制沿革
眉山建政,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在犍为郡武阳县南境建齐通左郡。南梁普通时期(520至527),齐通左郡改称齐通郡,建齐通县郡,县治同在一城。
太清二年(548)设置青州,辖齐通郡,州治齐通县城。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青州为眉州,辖齐通、青城两郡,州治齐通县城。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当今东坡镇,仍属眉州。建德元年(572)眉州改青州。大城元年(579)青州改嘉州。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存州。大业二年(606)复改嘉州为眉州,州治迁通义县城(今东坡镇)。后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即今乐山市市中区。
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为嘉州。次年,从嘉州分置眉州,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属剑南道,州治通义县城。天宝元年(742)撤销眉州,改置通义郡。乾元元年(758)撤销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通义县改称眉山县隶属西川路眉州。州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4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眉州属嘉定路。二十年撤销眉山县,由州治理,同时丹棱县并入眉州。
明洪武九年(1376),眉州降为眉县,归嘉定州管辖。次年,彭山、丹棱并入眉县,青神并入嘉州。十三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眉山县仍由州治理,领3县:丹棱、彭山、青神。
民国2年撤销眉州恢复眉山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属建昌道。17至18年撤销道制。24年置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辖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夹江、洪雅、大邑、邛崃、蒲江和名山10县。
解放后,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辖10县,同解放前的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县,以后大邑划出,新津划入。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眉山县划归乐山专区管辖。1959年彭山、青神与眉山合为1县,称眉山县,1962年11月两县恢复县制。
1968年眉山县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省辖乐山市(乐山地区改建)。
青旅游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国函41号”文件批复:
1、设立眉山地区,管辖从原乐山市划出的眉山、洪雅、丹棱、彭山、仁寿、青神6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眉山县东坡镇。
2、调整后的乐山市辖市中、五通桥、沙湾、金口河4个区和夹江、犍为、沐川、井研、马边、峨边6个县(自治县),代管峨眉山市(县级)。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国函60号”文件批复:
1、撤销眉山地区和县级眉山县,设立地级眉山市。市政府驻新设立的东坡区。
2、眉山县设立东坡区,以原眉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坡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坡镇。3、眉山市辖原眉山地区的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和新设立的东坡区。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眉山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140号):同意撤销彭山县,设立眉山市彭山区,以原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彭山区的行政区域,彭山区人民政府驻凤鸣镇西街98号。
行政区划
眉山市人民政府驻东坡区,辖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和青神县。幅员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49.85万人。眉山共有69个镇、59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58个社区、982个居民小组、1186个村委会、9072个村民小组。
地名 | 邮码 | 区号 | 面积(k_) | 行政区和代码 | 驻地 | 人口(万人) |
---|---|---|---|---|---|---|
眉山市 | 620020 | 028 | 7139 | 511400 | 东坡区 | 350 |
东坡区 | 620110 | 1331 | 511402 | 苏祠街道 | 86 |
|
彭山区 | 620860 | 465 | 511403 | 凤鸣镇 | 33 |
|
仁寿县 | 620500 | 2606 | 511421 | 文林镇 | 160 |
|
洪雅县 | 620360 | 1896 | 511422 | 洪川镇 | 35 |
|
丹棱县 | 620200 | 449 | 511423 | 丹棱镇 | 16 |
|
青神县 | 620460 | 387 | 511424 | 青城镇 | 20 |
|
旅游资源
眉山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市政府所在地眉山建县已有1505年历史,是著名的三苏文化之乡,有三苏祠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彭山已有2300年历史,有彭祖山,江口东汉崖墓群(省级)等著名古迹,市、县级文物多达40处,出土珍贵文物众多;
青神是第一代蜀王蚕丛出生地,有驰名的中岩寺,平羌小三峡和独具特色的中国竹编艺术之乡;洪雅建于隋代,古建筑及民居古镇众多,瓦屋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此外,还有丹棱的龙鹄山,仁寿的牛角寨等石刻造像。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眉山旅游的宝贵财富。文化遗迹的分布,存在着一个从古而今、一脉相承的岷江文化带,是构架眉山文化旅游最有特色的发展片区和支撑点。
折叠三苏祠
三苏博物馆三苏博物馆,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
于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1997年,眉山重新设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为地级单列市。
6月,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2001年7月,三苏博物馆上划市级管理,隶属于眉山市文体局。2003年11月,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瓦屋山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生态旅游重点森林公园,国家AAA景区,距成都160公里,峨眉山36公里,乐山大佛98公里,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构成川西南旅游"金三角",处于大香格拉旅游圈的外围地带,一直以来是自驾车爱好者及旅游团体前往休闲、观光的理想之地。
1997年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199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生态旅游景区”,且为国家林业总局定点联系的三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
景区日接待能力达1500人,随着连接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三山环线”公路的通车,相信瓦屋山将成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普研究、探险考察、摄影写生以及举办会议的理想场所。
折叠老峨山
老峨山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于丹棱县城西张场镇、王场乡、顺龙山辖区内,海拔1142米,幅员面积11
.8平方公里。其中,林区面积1.3万亩,突兀一峰独峙,雄踞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时有烟去在半山飘浮,尉为壮观。山形酷似峨眉,雄秀奇险幽,颇有峨眉山的架式。山中名胜古迹如金顶、舍身崖、九老洞、万年寺、伏鹤寺、一线天等,皆与峨眉山“同名同姓”。
民间传说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据地方史志载,老峨山佛教盛行,香火旺盛,建寺于隋,兴盛于唐、宋、元、明、清,山中共建有72座寺庙,僧侣最多时竟达千人。
唐代开元年间,道教传入老峨山,先文在山中建了36庵堂,有近400名道士修道山中。著名道教人物杜光庭、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等名人雅士曾游览此山,留下许多赞美诗篇。
老峨山著名的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既有堪与峨眉山媲美的日出、云海、佛光,更有独具特色的华头悬空、美女晒羞、摩崖石刻造像等等,文物古迹和神秘传说故事等文化积淀丰富。
折叠黑龙滩
黑龙滩旅游风景区黑龙滩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北距成都64公里,南距乐山、峨眉山83公里,西距三苏故里眉山30公里,位于川西旅游热线中部的最佳位置。
沿国道213线成仁段、高速公路成乐线、成渝线经仁寿、清水、龙正可从南、北、东、西四方直入库区。
水库库区幅员186.4平方公里,湖面23.6平方公里,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3公里,湖边长310公里。
湖中有7峡7坝15岛,形成北、西、东、中四大景段。有"大坝雄姿"、"溢洪瀑布"、"龙岩古迹"、"蟠龙绿岛"、"报恩寺院"、"八仙群岛"、"三湾积翠"、"双燕湖光"、"青龙花木"、"山王果园"等十大景点四十余处景观。
库区水上游乐特色突出,有大小游船83只,还开设有水上飞伞、龙湖潜水、游泳池、钓鱼区等体育娱乐项目,五里桥和三大弯建有划水训练基地。
四川眉山市旅游景点有柳江古镇、黑龙滩景区、三苏祠博物馆、仁寿城市湿地公园、雅女湖、高庙古镇等。
一、柳江古镇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明月南街。1140年,始建为“明月镇”;1488年修建了木禅寺,1672年重建在鹰嘴山下边,历史上是峨眉山的起香地;距今已有864年的历史。代表景点圣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观音、108棵千年古树。
二、黑龙滩景区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大坝东路附近。黑龙滩是一座人工湖泊,水面23平方公里。景区内景点有:大坝、三大湾、蓬莱岛、青龙嘴植物园、龙岩摩崖造像和石刻书画、陈姑山、七星照月等。
三、三苏祠博物馆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72号。三苏祠博物馆是中国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约五亩的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在原址模拟重建,是一座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
四、仁寿城市湿地公园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仁寿大道222号。景区由湿地公园、中央水体公园、仁寿大道商业街、文化产业区四部分组成。公园的设计主题为“仁者乐山、寿者乐水”。公园是仁寿人归真返璞、融情山水的城市花园。
五、雅女湖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群贤村洪瓦路。湖面积15平方公里,湖长19.04公里,湖宽13.31公里,水均深16米。库容6亿立方米,坝高为143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库。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六、高庙古镇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古镇始建于明后期,因老街市最高处古有土地庙而得名,清代逐渐完善。境内铜、铁、铅、锌、煤、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天麻、雅连等中药材。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柳江古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三苏祠博物馆
青旅游(https://www.qinlvyo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眉山周边的旅游景点的相关内容。
眉山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所在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眉山周边的旅游景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五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拟重建。经历代增修扩建,现占地86亩。三苏祠既保持了苏氏故居的风貌,又体现了祠园建筑的古朴幽深。肃穆中有疏朗之气,典雅中而洋洋大观。庭园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庄重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供奉陈列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2007年,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陈列手段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腊像、三维动画等场景。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苏东坡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就是对瓦屋山的赞美。瓦屋山四季可观日出、云海、神光、圣灯及“三个太阳”等奇观。春看万亩杜鹃,夏观飞瀑流泉,秋赏满山红叶,冬睹南国冰雪。 看点
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湿度,风向等条件,极易出现云海,日出、佛光、圣灯等神奇的天象景观,景观出现的几率比峨眉山金顶还要大,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 瓦屋山植被茂密,种类繁多。山上动物很多,在秋冬季节可在“野牛街”观赏羚牛群活动的壮观场面。森林公园内人文景观资源也很丰富,既有庙宇殿堂,又有摩崖石刻,还有自唐以来的著名文人如岑参、陆游、苏轼、田锡、苏辙等在游历瓦屋山时留下的大量文化珍品。传说 瓦屋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传说当年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出关“寻青羊之肆”,由草原故道入蜀,沿着青衣江流域来到瓦屋山传教布道,最后在瓦屋山升天,现在鸳鸯池畔的太上老君木雕神像虽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沿着太上老君足迹来到瓦屋山麓,尊奉太上老君为鼻祖,和当地羌民一起创立了五斗米教,最后因为民出害斩蟒牺牲于瓦屋山,至今瓦屋山仍留有“张陵降蟒沟”遗迹。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眉山市洪雅县境内,占地面积104万亩,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区、玉屏人工—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瓦屋山台顶海拔2800米左右,曾与峨眉山齐名天下,是历史上著名道教圣地,有“东有峨眉,西有瓦屋”之誉。环抱山顶有82座山峰、84条岗峦,顶上可东望峨眉,西看贡嘎山,北望邛崃山,南眺晒金山。 瓦屋山台顶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四周悬崖峭壁。山上有植物3500多种,其中有60万亩天然杜鹃林,30万亩天然珙桐林,被形象地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和“中国鸽子花的故乡”。山中溶洞成群,著名的有燕子洞、0洞、三星洞等24个。景区内山势挺拔,怪石嶙峋,奇异瑰丽;峡谷风光丰富多彩,如青衣江峡谷,白沙河白香岩-余家坪一带和瞧光溪、菩萨溪谷等。景区内还有汉王湖、樱桃湖、明月池等湖泊。汉王湖碧水万顷,幽美静谧。鸳鸯池位居瓦屋山顶中心,面积20万平方米。瓦屋山的瀑布多而高,兰溪瀑布二级落差高达1040米,飞泻千仞,气势壮观;磨子河梯级瀑布总落差210米,其中最大一级落差125米,夏季流量4立方米/秒。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青旅游:www.qinlvyou.com2024-06-27 08:25:07
2024-05-26 21:01:44
2024-04-22 14:46:58
2024-06-17 18:17:55
2024-06-24 11:39:01
2024-06-13 20:40:48